一、专业简介
(一)应用经济一级硕士点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应用经济一级硕士点于2017年获招生资格。该学科依托经济学、金融学等本科专业而设立,经济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金融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2006年获区域经济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我省唯一的经济类研究生培养学科。建有经济学、金融学、人力资源三个实验室。拥有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和青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个研究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构筑了相对完善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三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2人;硕士导师9人,具博士学位教师14人,100%教师拥有硕士学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5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1%。近5年来,本学科点共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8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总科研经费454.62万元,年人均获得各类课题经费2.6万元(不含校内资助经费);100%的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 出版学术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172篇,其中30%为国内外著名论文索引期刊。
区域经济学
该研究领域包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理论;青藏高原经济开发政策;贫困与反贫困;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本方向的建设与研究旨在适应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本学科研究特色为多学科交叉,系统研究藏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在于可以依托现有的研究基础,进一步推进藏区工业化、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学
该研究领域主要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研究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做出预测与规划。学科特色是立足于民族地区生态和社会发展特征,综合运用经济学、民族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特殊区域背景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本学科现已建立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合理,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梯队,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与迫切的经济发展需求,是该学科人才培养的理想高地。
产业经济学
该研究领域主要以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突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及发展方式研究。结合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特点,丰富和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经济理论;在国家功能区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区域资源结构调整为着力点,研究优化与合理布局产业,实现与探索西部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路径、产业集聚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等。
(二)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建于1956年。学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2014年,青海师范大学获得公共管理硕士(以下简称MPA)培养资格,在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关心和指导下,学校成立了MPA教育指导委员会、MPA教育中心。MPA教育中心挂靠经济管理学院,负责我校MPA事务的具体管理工作。秉承“以人为本、立足教学、重视实践、突出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培养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管理精英”为目标,积极推进 MPA 教育的发展。近3年来,我校 MPA 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发展前景良好。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及相关学科作为MPA 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有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等7各本科专业,另外还有区域经济二级硕士点,为MPA专业学位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学科平台。根据经济管理学院的特色和优势,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在注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范、拓展的观点和方法凝练出了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的四个研究方向,民族事务管理、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点现有专职教师 37人。从职称结构看,教授18人,占比49%;副教授15人,占比40%;讲师4人,占比11%。专职教师大多具有公共管理类相关学科背景,8人具有海外学习培训经历。近三年来,MPA专职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3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教育部重大课题1项,省级社科项目15项,发表论文84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54.05%以上的MPA专职教师参与了公共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咨询、管理实践和项目研究等实践活动。
(三)旅游管理硕士(MTA)专业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于2017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MTA)招生资格。青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学位教育依托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旅游学院的学科优势与优质师资力量,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能力和旅游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当代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青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始于1993年,是青海省最早开展旅游高等教育的院校,办学资源优势显著。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本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空中乘务方向)、学术型硕士(人文地理学区域旅游开发方向)、应用型硕士(MTA)等多个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的省级特色学科。
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硕)士导师8人,具博士学位教师8人,硕士学位教师10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4人。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外著名高校留学或访学经历;聘请了国内外知名旅游学者、旅游企事业单位高管及部门领导10人作为兼职教授。近几年,学位点教师主持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40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研究成果获得各级优秀成果奖5项。
二、经济管理学院导师简介
刘同德
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青海省第八届委员会主委、青海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国家督学。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期承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生课程;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省社科规划办和省科技厅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专著《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2010年)、《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研究》(2012年)对青藏高原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经济一体化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王士勇
藏族,1963年12月生,博士,教授,世界银行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企业培训师。现任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起先后留学欧美国家,199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硕士学位,2005年12 月获得芬兰科学院和教育部为期四年的奖学金,并聘为赫尔辛基大学发展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获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发展研究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民族教育和民族经济发展研究,近几年出版专著一部,编译教材二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和社科基金项目2项, 主持和参与省社科项目2项。
张剑勇
教授,双硕士学历(兰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青海师范大学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兼任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1项、主持青海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横向项目1项(获得资助资金10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青海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校级精品课程建设3项。先后获得“青海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青海省第二届教师技能大赛优秀选手”、“青海省小岛奖励金”、 “校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杨红
女,1970年11月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区域政策。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在《经济研究参考》《乡镇经济》《开发研究》《特区经济》《青海社会科学》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相关。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项目、省级社科项目、西宁市重点项目6项。
许光中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城市化问题。承担《区域经济学》、《城市化简史》、《区域与城市发展论》、《城市化前沿问题研究》等课程;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海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课题等国家省部级课题8项,参与完成了《青海河湟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等省部级课题4项;在各类刊物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提交调研报告32篇;出版《青海城市化问题研究》、《中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学术专著2部;获得小岛奖励金、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青海省高校工作委员会教学竞赛(案例)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
景芳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人,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民族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参与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和在研、参与在研青海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在研、参与完成校级教研、科研项目3项。近年来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中国民族学》刊物上发表CSSCI论文2篇;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改革与战略》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
尕丹才让
男,藏族,青海乐都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 2013年获得陕西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治理、企业绩效、薪酬分配理论、制度经济学、民营经济理论与实践。主持过国家与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在核心等期刊杂志发表文章15篇。
唐仲霞
女,1974年7月出生,旅游管理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9月入选国家旅游局第一批“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入选第二轮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创新教学科研骨干)。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民族旅游、旅游规划等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承担《旅游管理学》、《旅游规划与实践》、《旅游文化学》、《旅游市场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项目、青海省软科学计划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人文地理》、《干旱区地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1部。
薜华菊
薛华菊(1976- ),女,安徽马鞍山人,旅游管理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酒店管理系主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MTA)负责人。2017年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拔尖人才,2018年获聘青海省旅游绿色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主要从事乡村旅游、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酒店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国家旅游局项目、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青海师范大学教研及科研项目7项;指导国家旅游局万名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服务项目、研究型项目5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4项,青海省科技厅项目1项,完成旅游规划项目7项。近年来在《资源科学》、《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篇;出版专著《长三角地区旅游需求/供给耦合发展研究》1部;参编著作《中国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研究》、《青藏高原旅游开发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指导书》3部,近年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旅游局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陕西旅游调研报告优秀奖。
张效科
男,1975年生,青海湟中人,副教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企业管理、区域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区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民族教育课题1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及青海省级智库重点研究项目2项。2017年出版学术专著《复兴青海道》1部,先后在《会计之友》、《财经界》等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马蓝
女,青海西宁人,1981年生,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创新驱动与技术创新、创新与创业管理。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省级项目一项,主持校级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项目。
三、经济管理学院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专业目录(学术型)
|
|
经济管理学院(院系代码043)
|
|
学科专业
|
拟招生人数
|
研究方向
|
指导
教师
|
考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备注
|
|
代码名称
|
代码名称
|
|
020202 区域经济学
|
10
|
01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杨红教授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3数学三 (4)820西方经济学 复试科目:区域经济学
|
不招收同等学力
|
授予经济学 硕士学位
|
|
02区域城镇化
|
许光中教授
|
|
|
03区域民营经济
|
尕丹才让教授、博士
|
|
04区域民营经济发展
|
谢忠秋教授
|
|
05区域民营经济发展
|
陈晓雪教授
|
|
|
|
020201
国民经济
|
4
|
0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
王士勇教授、博士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3数学三 (4)820西方经济学 复试科目:区域经济学
|
不招收同等学力
|
授予经济学 硕士学位
|
|
02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
景芳教授
|
|
020205
产业经济学
|
2
|
01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
|
张剑勇教授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3数学三 (4)820西方经济学 复试科目:产业经济学
|
不招收同等学力
|
授予经济学 硕士学位
|
|
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9年招收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专业目录(专业学位)
|
学院代码
|
专业学位
类别代码
|
专业学位
类别名称
|
专业领域代码
|
专业领域名称
|
拟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复试笔试科目
|
备注
|
及名称
|
及类别
|
043 经济管理学院
|
125200
|
公共管理 硕士
|
125200
|
公共管理
|
60
(非全日制)
|
(1)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204英语二
|
思想政治理论
|
授予公共管理 硕士学位
|
125400
|
旅游管理 硕士
|
125400
|
旅游管理
|
20
(非全日制)
|
(1)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204英语二
|
旅游学概论
|
授予旅游管理 硕士学位
|